大众养生网

28岁长期熬夜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长期熬夜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通常可通过调整作息习惯、改善睡眠环境、调节心理状态、注意饮食调理以及必要时药物干预等方式进行改善。长期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需要综合措施帮助恢复规律睡眠。

1、调整作息习惯

建议每日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应保持规律。避免白天长时间补觉,可将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逐步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

2、改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使用遮光窗帘和隔音耳塞。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高度适宜的枕头,定期更换寝具。睡前可进行温水泡脚或听舒缓音乐,帮助放松身心。

3、调节心理状态

长期熬夜者常伴有焦虑情绪,可通过冥想、正念训练或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缓解压力。夜间若出现入睡困难,不要反复看时间,可起床进行15分钟阅读后再尝试入睡。写睡眠日记记录每日作息,有助于发现影响睡眠的因素。

4、注意饮食调理

下午4点后避免摄入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晚餐不宜过饱或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睡前2小时可饮用200ml温牛奶或小米粥,其中含有的色氨酸有助于促进睡眠。避免饮酒助眠,酒精会干扰深度睡眠。

5、必要时药物干预

经生活方式调整仍存在严重失眠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等镇静催眠药,或服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调节睡眠周期。中成药如枣仁安神胶囊、安神补脑液等也可辅助改善睡眠,但需避免长期依赖药物。

改善睡眠需要循序渐进,通常需要4-6周时间重建生物钟。若自我调整后睡眠质量仍未改善,建议到睡眠专科就诊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在床铺上进行工作、进食等非睡眠活动,建立床与睡眠的条件反射。用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