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因素、物理刺激以及系统性疾病等有关,治疗方式包括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诱发机体产生IgE抗体,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皮肤风团、瘙痒等症状。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2、感染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或直接刺激免疫细胞,诱发荨麻疹反复发作。患者可进行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或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
3、物理刺激
冷热刺激、日光照射或皮肤受压可能通过物理性诱导致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出现局限性风团。建议患者减少外界刺激,急性发作期可采用冷敷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红肿和瘙痒感。
4、系统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伴随免疫紊乱,导致慢性荨麻疹迁延不愈。患者需完善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查,针对原发病使用甲巯咪唑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荨麻疹患者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抓挠皮肤。记录饮食和接触物有助于识别过敏原。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进行肾上腺素注射等急救处理。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