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引发的耳鸣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需结合日常护理促进恢复。中耳炎导致耳内压力变化或炎症刺激时,可能引发耳鸣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情程度。
1、药物治疗
若中耳炎合并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如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若耳道存在脓性分泌物,可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消炎。鼻腔充血影响咽鼓管功能时,可短期使用呋麻滴鼻液减轻黏膜水肿,间接缓解耳闷及耳鸣。
2、物理治疗
咽鼓管吹张术可通过捏鼻鼓气法改善中耳通气,调节鼓室内外压力平衡。局部热敷有助于促进耳周血液循环,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急性期还可配合超短波等物理治疗加速炎症吸收。
3、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需行鼓膜穿刺术抽吸积液,或鼓膜置管术建立长期引流通道。胆脂瘤型中耳炎则需通过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术后耳鸣多可逐步缓解。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游泳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行为,保持耳道清洁干燥。建议减少咖啡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若耳鸣持续加重或伴随听力下降、耳痛加剧,应及时复查听力检测及耳内镜检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