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噪音性耳聋的损伤机制是什么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噪音性耳聋主要是由于长期或短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导致内耳结构损伤所致。其损伤机制可能涉及机械性损伤、代谢异常及神经退行性变等。

1、机械性损伤

高强度声波可直接造成耳蜗内毛细胞的机械性破坏。毛细胞纤毛在声波冲击下可能发生排列紊乱、断裂甚至脱落,导致声音信号无法正常转换为电信号。这种损伤在突发性强噪音暴露时尤为明显。

2、代谢异常

噪音刺激会引起耳蜗血管纹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细胞内ATP合成减少,离子泵功能异常,使得耳蜗内淋巴液电解质失衡。同时自由基生成增加、抗氧化物质消耗,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加速毛细胞凋亡。

3、神经退行性变

长期噪音暴露可导致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听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神经递质释放异常、突触连接减少,最终引起听觉中枢神经通路的功能障碍。这种损伤具有累积效应,可能在噪音停止后仍持续进展。

日常需注意减少噪音暴露时间,进入高分贝环境应佩戴防护耳塞。若已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等专业评估,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或佩戴助听装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