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运动后肌肉震颤是否正常现象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运动后肌肉震颤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但也可能与某些病理性因素有关。若震颤持续时间较短且无其他不适,通常属于正常现象;若伴随疼痛或持续加重,则需警惕疾病因素。

生理性肌肉震颤多与运动过程中乳酸堆积、电解质流失及神经肌肉疲劳有关。剧烈运动时,肌肉无氧代谢产生的乳酸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短暂的不自主收缩。同时大量出汗导致钠、钾等离子流失,影响神经信号传导,加重震颤现象。适当休息和补充电解质后,此类震颤可自行缓解。

病理性因素包括肌肉拉伤、神经系统疾病或代谢异常等。肌肉拉伤时除震颤外,常伴有局部肿胀和活动受限,需通过MRI明确损伤程度。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早期可能出现运动后震颤加重,此类震颤具有静止时减轻、运动时加重的特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引发的震颤,往往伴随心悸、多汗等症状。

建议运动后出现震颤时,立即停止活动并进行拉伸放松。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中注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若震颤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肌无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肌电图、血液生化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