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运动对降低甘油三酯有哪些具体帮助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运动对降低甘油三酯的具体帮助主要包括促进脂肪分解、提高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肝脏甘油三酯合成以及调节脂蛋白代谢等。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

1、促进脂肪分解

运动时肌肉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会被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研究显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分钟后,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可升高3-5倍,持续运动能使甘油三酯水平下降10%-20%。

2、提高脂蛋白脂肪酶活性

规律运动可使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提高20%-30%。这种酶能催化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促进其从血液循环中清除,特别是下肢大肌群运动效果更显著。

3、改善胰岛素抵抗

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升25%-40%。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能减少脂肪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向肝脏的输送,从而减少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原料供应。

4、抑制肝脏甘油三酯合成

运动后肝脏AMPK酶活性升高,能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表达。临床数据显示,12周规律运动可使肝脏甘油三酯含量降低15%-25%,同时降低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量。

5、调节脂蛋白代谢

耐力训练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15%,增强胆固醇逆转运能力。力量训练则能降低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比例,这种双重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整体脂质代谢环境。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配合每周2次抗阻训练。运动后30分钟内避免高糖饮食,长期保持运动习惯可使甘油三酯维持理想水平。存在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