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痢疾的护理重点主要包括调整饮食、补液治疗、皮肤护理、合理用药以及环境隔离等方面,需结合病情遵医嘱处理。
1、调整饮食
婴幼儿患痢疾时消化功能较弱,建议少量多餐喂养,选择易消化的米汤、稀粥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母乳喂养可继续,但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2、补液治疗
频繁腹泻易引发脱水,需根据脱水程度补充水分。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每袋冲调250ml温水,每次腹泻后补充50-100ml。中重度脱水或频繁呕吐时,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3、皮肤护理
排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皮肤干燥,可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尿布,并增加更换频率,避免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
4、合理用药
细菌性痢疾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疗程通常5-7天。可配合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但需与抗生素间隔1-2小时服用。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以免影响毒素排出。
5、环境隔离
患儿餐具、玩具需每日煮沸消毒,排泄物用漂白粉覆盖处理后再冲入下水道。护理前后要严格洗手,家中其他成员建议分餐,避免交叉感染。
护理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加重表现,或血便、脓便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逐步增加营养摄入,注意腹部保暖,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