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睡眠不足如何影响多巴胺的正常分泌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睡眠不足可能通过影响多巴胺的合成、受体功能及代谢途径,导致其分泌异常。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引发情绪波动、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需及时调整睡眠习惯。

多巴胺是一种与奖赏机制、情绪调节和运动控制相关的神经递质。睡眠不足会抑制酪氨酸羟化酶的活性,该酶是催化酪氨酸转化为多巴胺的关键限速酶。动物实验显示,持续24小时睡眠剥夺可使纹状体多巴胺浓度降低约30%。同时,睡眠不足会增强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加速突触间隙多巴胺的再摄取,导致神经信号传递效率下降。此外,前额叶皮层D1受体的敏感性可能因睡眠不足而降低,影响决策能力和注意力集中。

建议成年人保持每天7-9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连续熬夜。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注意力涣散等症状超过两周,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可通过维持规律作息、创造适宜睡眠环境等方式改善睡眠质量,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助眠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