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偏头痛发作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气候变化可能通过温度波动、湿度变化、气压波动、空气污染以及光照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偏头痛发作,这些环境因素可通过不同生理途径作用于人体,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

1、温度波动

气温骤升或骤降会导致血管异常收缩或扩张,干扰脑部血液循环稳定性。部分患者可能在高温环境下出现脱水,进一步加剧脑组织缺氧状态,从而诱发搏动性头痛。

2、气压波动

大气压力变化可直接影响颅内压平衡,尤其在雷雨天气前气压骤降时,约60%的偏头痛患者会出现症状加重。此时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可能刺激三叉神经末梢。

3、空气污染

PM2.5、臭氧等污染物浓度升高会引发鼻腔黏膜和呼吸道炎症反应,促进炎性介质释放,这些物质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疼痛阈值降低。

4、光照变化

强光刺激可通过视网膜-下丘脑通路影响松果体褪黑素分泌,扰乱生物节律。眩光还可能直接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这在光敏性偏头痛患者中尤为明显。

偏头痛患者可通过安装天气预警APP提前预判气候变化,在极端天气时减少外出。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佐米曲普坦鼻喷雾剂或盐酸阿米替林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建议建立头痛日记记录气候诱因,为个性化预防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