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监测、用药管理、生活护理、并发症预防以及定期复查等。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遵医嘱进行科学护理。
1、术后监测
术后需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及肢体活动情况。尤其需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或感染,保持敷料干燥清洁。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或肢体麻木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用药管理
术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需按时服用降压药、降脂药等基础疾病控制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3、生活护理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保持情绪稳定。
4、并发症预防
术后需警惕脑出血、血管痉挛、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应学会识别头痛加重、意识模糊、肢体无力等异常表现,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影像学复查。卧床期间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适当按摩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
5、定期复查
出院后需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脑血管造影、颈部血管超声等影像学复查,评估血管通畅情况。同时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配合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若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或体征,如突发剧烈头痛、视力模糊、肢体活动障碍等,应立即就医处理,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