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的准确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包括颈动脉超声、CT血管造影、血液检查等。具体需根据患者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
1、颈动脉超声
该检查通过高频声波评估颈动脉壁厚度和斑块情况。正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0.9毫米,当超过此数值提示动脉硬化。超声能清晰显示斑块形态、大小及是否造成血管狭窄,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的特点,常作为筛查首选。
2、CT血管造影
利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等大血管的钙化灶和狭窄程度。通过注射造影剂能识别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对冠脉狭窄程度判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但需注意造影剂过敏风险和辐射暴露。
3、血液检查
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检测。当低密度脂蛋白超过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低于1.0mmol/L时,提示动脉硬化风险增高。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可评估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对血管的影响。
出现疑似动脉硬化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组合检查方案,必要时可能联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脂,戒烟并保持适度运动,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