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冥想对调节心情的作用有多大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冥想作为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在改善情绪方面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通常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理状态等方式帮助缓解不良情绪。其功效作用主要包括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提升情绪稳定性、增强专注力以及促进自我觉察。

1、减轻压力

冥想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皮质醇等压力激素水平。规律的冥想练习可减少身体对压力的生理反应,例如减缓心率、降低血压,从而缓解因压力导致的肌肉紧张或烦躁感。

2、缓解焦虑

冥想过程中对呼吸和当下感受的关注,能够减少过度思考引发的焦虑循环。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可调节大脑杏仁核活动,降低对威胁性刺激的过度反应,改善广泛性焦虑或社交焦虑症状。

3、提升情绪稳定性

正念冥想训练可增强前额叶皮层对边缘系统的调控能力,帮助个体更客观地看待情绪波动,这种调节机制有助于减少情绪极端化反应,例如降低抑郁情绪复发的风险。

4、增强专注力

持续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或身体感受上,能够锻炼大脑的持续性注意功能,这种训练可改善注意力分散问题,进而减少因思维跳跃引发的情绪烦躁,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

5、促进自我觉察

冥想通过培养对身心状态的实时觉察,帮助识别负面情绪的早期信号,这种觉察能力可及时中断消极思维链条,例如在愤怒升级前采取深呼吸等调节措施。

建议选择安静环境每天进行10-20分钟冥想练习,初期可借助引导音频辅助。若存在严重情绪障碍,建议在心理治疗师指导下将冥想作为辅助干预手段。练习过程中需保持耐心,避免因急于求成产生新的心理压力。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