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和疱疹的早期症状在病因、皮损特征、伴随症状等方面有明显区别。梅毒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而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差异较大。
梅毒早期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特征为单发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基底呈软骨样硬度,表面清洁无脓液,常见于生殖器、肛门等部位。硬下疳持续3-6周可自行消退,但会进入二期梅毒阶段。疱疹则表现为簇集性小水疱,疱液清亮或混浊,易破溃形成糜烂面,伴明显灼痛或瘙痒,病程7-14天可结痂自愈,但易在原部位复发。
从伴随症状来看,梅毒早期可能出现无痛性局部淋巴结肿大,但全身症状轻微。疱疹急性期常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结可能肿大且有压痛。梅毒确诊需依靠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而疱疹可通过病毒培养或PCR检测确诊。
建议出现生殖器皮损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通过血清学检测和病原体检查明确诊断。这两种疾病均需规范治疗,梅毒主要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疱疹则需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