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确实可能发展为肺气肿,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一情况。疾病进展与炎症控制、个体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若未及时控制炎症,支气管壁长期受炎性因子刺激可能导致结构破坏,肺泡弹性纤维受损,逐渐形成肺气肿的病理改变。这种进展通常需要数年时间,常见于长期吸烟或暴露于粉尘污染的人群。反复呼吸道感染会加速病情恶化,炎症反复发作可加重肺泡壁损伤,导致肺泡融合、残气量增加。感染控制不佳的患者发展为肺气肿的风险显著升高。存在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遗传因素时,患者肺组织更易受蛋白酶破坏,这类人群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后肺气肿发生率明显增高。
建议确诊慢性支气管炎后严格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及空气污染物。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控制症状,急性发作期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监测,早期发现肺结构改变。出现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时应及时就诊呼吸科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