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阑尾炎是如何形成的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阑尾炎的形成通常与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阑尾管腔阻塞或反复感染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发慢性炎症反应。

1、急性阑尾炎未彻底治愈

部分患者在急性阑尾炎发作时未规范治疗,或自身免疫力较弱,导致炎症迁延不愈。残留的病原体持续刺激阑尾黏膜,逐渐演变为慢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右下腹隐痛、饭后腹胀等症状。此类情况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阑尾管腔阻塞

粪石、异物或淋巴组织增生可能导致阑尾管腔狭窄或堵塞。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时会滞留于阑尾内,滋生细菌并引发慢性炎症。长期堵塞还可能造成阑尾壁缺血、坏死,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按压痛。临床常通过超声检查或CT检查明确阻塞情况,必要时需手术切除病变阑尾。

3、反复感染

邻近器官的慢性感染(如胃肠道炎症、盆腔炎等)可能蔓延至阑尾,引起反复发作的炎症反应。长期刺激会导致阑尾黏膜溃疡、瘢痕形成,甚至与周围组织粘连。此类患者除抗感染治疗外,还需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灶。

若长期存在右下腹不适或反复发作的疼痛,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腹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慢性阑尾炎诊断后,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避免拖延导致阑尾穿孔、脓肿等并发症。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减少胃肠道感染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