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铬中毒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脱离接触环境、药物治疗、对症治疗、营养支持以及血液净化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进行。慢性铬中毒多因长期接触铬化合物引起,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1、脱离接触环境
患者应立即远离含铬环境,避免继续接触铬化合物。若为职业暴露,需调换工作岗位或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口罩等,减少皮肤和呼吸道接触。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金属螯合剂促进铬排出,如依地酸钙钠注射液、二巯丙磺钠片等。若出现肾功能损伤,需配合使用保护肾脏药物,如碳酸氢钠片调节尿液酸碱度,减少铬对肾小管的损害。
3、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症状采取处理措施。若存在皮肤溃疡,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出现呼吸道炎症时,可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缓解气道炎症,并配合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
4、营养支持
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及优质蛋白质,帮助修复受损组织。日常可增加新鲜蔬果、牛奶、鸡蛋等摄入,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片。
5、血液净化
重症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或高铬血症时,可能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快速清除血液中蓄积的铬离子,挽救生命。
慢性铬中毒患者需定期监测尿铬、血铬水平及肝肾功能。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保健品,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职业暴露人群应加强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可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