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在中药方剂中一般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以及温经止痛等功效和作用。作为辛温解表类药物,其功效在不同配伍的方剂中发挥不同的治疗价值。
1、发汗解表
麻黄性温味辛,能开泄腠理,促使体表汗液排出,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无汗症状。在麻黄汤等经典方剂中,其发汗力强,可驱散表邪。
2、宣肺平喘
麻黄可宣畅肺气,缓解肺气壅遏导致的咳嗽喘息。配伍杏仁后,如三拗汤中可协同发挥平喘作用,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或外感引发的咳喘。
3、利水消肿
通过宣发肺气、通调水道,麻黄可促进水液代谢。越婢汤中麻黄与石膏配伍,可治疗风水水肿,改善头面四肢浮肿。
4、散寒通滞
麻黄能温通经络,配伍桂枝、细辛等药物可驱散寒邪。在治疗风寒湿痹的方剂中,能缓解关节冷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5、温经止痛
麻黄具有温通血脉的作用,在阳和汤中与熟地黄、肉桂配伍,可治疗阴疽、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
使用含麻黄的方剂需注意,其发汗力较强,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慎用。具体用药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配伍,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服用,以免耗伤正气。出现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