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靶向治疗通常适用于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同源重组缺陷阳性(HRD阳性)、铂敏感复发病例。具体适用人群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疾病分期及治疗阶段综合判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方案。
1、存在特定基因突变
BRCA1/2基因突变会导致同源重组修复缺陷,此类患者对PARP抑制剂敏感。临床常用奥拉帕利等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修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显示这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可显著延长,尤其在一线含铂化疗后维持治疗中效果更明显。
2、同源重组缺陷阳性(HRD阳性)
约50%卵巢癌存在HRD状态,表现为基因组不稳定。除BRCA突变外,RAD51等基因异常也可导致HRD。此类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的有效率可达60%以上,临床常用氟唑帕利等药物,治疗前需通过组织或血液样本进行HRD检测。
3、铂敏感复发病例
对含铂化疗敏感(无进展间隔>6个月)的复发患者,靶向治疗可作为重要选择。除PARP抑制剂外,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也被推荐。对于多次复发患者,需结合既往治疗史调整靶向药物使用顺序。
进行靶向治疗前需完善基因检测,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乏力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对症处理。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应立即联系主治医师。建议患者在正规肿瘤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提高治疗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