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感染有可能引发输卵管堵塞,但具体是否发生需根据感染程度、治疗及时性等因素综合判断。输卵管堵塞通常与盆腔炎症性疾病相关,而流产后感染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增加此类风险。
流产后发生感染时,病原体可能通过宫颈上行至子宫及输卵管,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急性炎症期可能导致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若未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炎症反复发作可造成输卵管壁纤维化、管腔粘连狭窄。慢性输卵管炎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完全性梗阻,影响生育功能。
预防流产后输卵管堵塞需注意术后护理,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两周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超声。若出现发热、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