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痢疾患者为何会出现脓血便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痢疾患者出现脓血便主要与病原体感染、肠道黏膜损伤以及炎症反应有关。痢疾多由志贺菌等病原体引起,感染后肠道黏膜发生炎症、溃疡,导致脓液和血液混合进入粪便。

1、病原体感染

志贺菌等致病菌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释放内毒素和外毒素。这些毒素会破坏肠黏膜屏障,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形成局部溃疡灶。随着肠道黏膜完整性被破坏,脱落的坏死细胞和炎性渗出物会形成脓液。

2、肠道黏膜损伤

持续炎症反应导致肠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通过受损血管壁进入肠腔。同时溃疡灶深达黏膜下层时,可能损伤小动脉引发更大量出血,血液与肠内容物混合形成特征性脓血便。

3、炎症反应加重

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在感染部位大量聚集,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中释放溶酶体酶和氧自由基。这些炎性介质会进一步损伤周围健康组织,扩大溃疡面积,增加脓性分泌物和出血量,使粪便中脓血比例升高。

若出现脓血便伴随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需及时进行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确诊后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避免因频繁腹泻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