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助听器通常适合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混合性听力损失以及部分传导性听力损失等情况,但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验配。具体选择需根据听力损失类型、程度及个体需求综合判断。
1、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听力损失类型,主要由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退化引起,如老年性耳聋。助听器可通过放大声音改善听觉,尤其对高频听力下降(如听不清说话声)效果较好。数字助听器还能根据听力曲线调节不同频率的增益,减少环境噪音干扰。
2、混合性听力损失
当老人同时存在传导性(如中耳炎后遗症)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助听器可帮助补偿整体听力缺失。但需先治疗可逆的传导性病因(如清除耳垢),再通过助听器改善剩余听力问题。
3、传导性听力损失
若外耳或中耳病变(如鼓膜穿孔)无法通过手术或药物改善,助听器可作为替代方案。但需选择骨导式或气导式助听器,具体取决于耳道通畅程度及中耳功能。
此外,听力损失程度需在轻度至重度范围内,极重度聋可能需要人工耳蜗。建议携带老人到正规听力中心进行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等检查,根据结果选择耳背式、耳内式或RIC式助听器,并预留1-3个月适应期调试参数。避免网购未经调试的助听器,以免加重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