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控制血糖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并发症管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
1、饮食控制
老年人需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适当增加全谷物、新鲜蔬菜摄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避免精制糖及含糖饮料。少量多餐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可搭配山药、苦瓜等辅助降糖食材,但不可替代药物。
2、运动锻炼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或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的60%-70%。餐后1小时进行20-30分钟步行可有效降低血糖波动。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需避免跳跃运动,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时应选择水中运动。
3、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仍为一线用药,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需警惕低血糖风险。α-糖苷酶抑制剂适合餐后血糖高者,胰岛素治疗适用于胰岛功能明显减退患者。注射胰岛素需注意轮换注射部位,避免皮下脂肪增生。
4、血糖监测
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1次。合并认知障碍者可选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数据需记录分析,就诊时携带监测记录本供医生参考。
5、并发症管理
每半年检查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每年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使用ACEI/ARB类药物兼具肾脏保护作用。足部护理需每日检查,穿着透气棉袜及定制糖尿病鞋。
老年人应每1-3个月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或听信偏方。建议家属掌握低血糖急救措施,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使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群,需医患共同配合实现长期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