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治疗以补液、止泻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III、消旋卡多曲、益生菌制剂以及葡萄糖酸锌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1、蒙脱石散
该药物属于肠黏膜保护剂,能覆盖消化道黏膜并吸附病原体,可减少轮状病毒对肠道的持续损伤。临床常用草莓味散剂改善儿童用药依从性,用药需与食物间隔1小时以上。
2、口服补液盐III
通过补充钠、钾、葡萄糖等成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配制,每袋需溶解于250ml温开水中分次服用。
3、消旋卡多曲
作为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减少肠道过度分泌,适用于水样便患者。需注意该药仅适用于1月龄以上婴幼儿,疗程不超过7天。
4、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微生态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辅助缓解腹泻症状。需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使用。
5、葡萄糖酸锌
WHO推荐补锌治疗可缩短病程,促进肠黏膜修复。10岁以下儿童每日补充20mg元素锌,持续10-14天,片剂需碾碎后与母乳或食物同服。
轮状病毒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但婴幼儿及免疫缺陷者可能发展为重症。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应及时静脉补液治疗。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联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母乳喂养的婴儿在治疗期间应继续哺乳以维持营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