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颗粒一般不能直接改善病毒性角膜炎,但可能对伴随的全身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需以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为主,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情。
病毒性角膜炎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临床多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眼膏等局部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颗粒作为中成药,其成分如板蓝根、连翘等虽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但药物经口服吸收后难以在眼部达到有效浓度,无法直接抑制角膜部位的病毒复制。若患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等全身性病毒感染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抗病毒颗粒辅助改善发热、咽痛等表现。
由于病毒性角膜炎易反复发作且可能引发角膜瘢痕等并发症,建议患者避免自行用药。发病后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病毒PCR检测明确诊断,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病毒眼用制剂,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治疗。治疗期间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导致病毒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