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经期游泳可能造成哪些感染风险

邹丽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经期游泳可能增加阴道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等感染风险,与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入侵等因素有关。建议女性经期尽量避免游泳,若需游泳需做好防护措施。

1、阴道炎

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阴道内环境酸碱平衡可能被打破,此时游泳可能使泳池中的细菌或化学物质侵入阴道,诱发细菌性阴道炎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异味、外阴瘙痒等症状。若发生感染,一般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或氟康唑胶囊等药物治疗。

2、尿路感染

泳池水中的病原体可能通过尿道口上行感染,尤其在经期使用卫生棉条时,若未及时更换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治疗时可选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盆腔炎

若病原体通过生殖道逆行感染至盆腔,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表现为下腹坠痛、发热、异常阴道出血等。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通常采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联合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住院静脉给药。

经期女性应避免在公共泳池长时间浸泡,若必须游泳建议使用卫生棉条并控制时长(不超过30分钟)。游泳后需立即更换清洁棉条,用温水冲洗外阴并保持干燥。如出现异常分泌物、瘙痒或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妇科并完成白带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