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部位、病变特征、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二者均属于炎症性肠病,但存在明显差异。
1、发病部位
结肠炎通常仅累及结肠和直肠,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蔓延。而克罗恩病可累及从口腔至肛门的全消化道,但以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最为常见,病灶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
2、病变特征
结肠炎主要侵犯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浅表溃疡、隐窝脓肿等。克罗恩病则为透壁性炎症,易形成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病理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
3、临床表现
结肠炎以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克罗恩病常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痛、腹泻(通常不带血)、腹部包块,可伴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4、并发症
结肠炎常见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急性并发症。克罗恩病易并发肠梗阻、瘘管形成(如肠-膀胱瘘)、肛周病变(肛裂、肛瘘)及营养吸收障碍。
5、治疗方法
结肠炎多采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秦)、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进行诱导缓解。克罗恩病需阶梯治疗,常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部分患者需肠内营养支持。
若出现持续性腹痛、腹泻、血便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消化内科,通过结肠镜、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