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药物治疗是否会产生依赖性通常与药物类型有关。例如,苯二氮䓬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而抗抑郁药一般依赖性较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主要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的作用来缓解焦虑。这类药物起效快,但连续使用4-6周后可能产生耐受性,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反应,表现为心慌、手抖等症状。抗抑郁药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焦虑,需要持续服用2-4周才能显效,常规剂量下不易产生依赖性。
规范用药时,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通常建议优先选择抗抑郁药,若必须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疗程多控制在2-4周内。治疗期间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可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风险。
焦虑症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突然停药。用药期间出现异常反应需及时复诊,医生会通过阶梯式减量法调整治疗方案。维持良好作息规律,配合适度运动和心理疏导,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