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偏高可能引起肌肉疼痛和无力、尿液异常、心脏相关症状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症状类型。
1、肌肉疼痛和无力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等组织中,当肌肉组织受损时,大量肌酸激酶释放入血。患者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肌肉酸痛,尤其在运动后加重,伴有抬手、行走等动作困难,常见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疾病。
2、尿液异常
严重的肌肉损伤可能导致肌红蛋白尿,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多见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若未及时治疗,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
3、心脏相关症状
心肌细胞损伤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会显著升高。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表现,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中,还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
发现肌酸激酶升高时,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并及时复查。若持续升高或出现血尿、胸痛、尿量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到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就诊,通过肌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重症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