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孩子口吃结巴如何正确引导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孩子出现口吃结巴的情况,通常可以通过耐心倾听、放慢语速、正向鼓励、语言训练以及及时就医等方法进行正确引导。家长应避免过度焦虑,以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改善语言表达。

1、耐心倾听

当孩子说话时,家长需保持目光接触,避免打断或催促。这种专注的态度能减少孩子的紧张感,让其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更愿意尝试完整表达。若孩子卡顿,可等待几秒后再温和引导,例如“慢慢说,我在听”。

2、放慢语速

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可刻意降低语速,使用简短句子。模仿孩子的语言节奏,例如用“我们-一起-玩积木”的断句方式示范,有助于孩子学习平稳的语流。日常可通过亲子阅读、唱儿歌等互动强化语言节奏感。

3、正向鼓励

避免纠正发音或强调“再说一遍”。当孩子顺利完成表达时,及时给予具体表扬,如“刚才你清楚地说出了想要小熊,真棒”。可通过奖励贴纸、拥抱等强化积极行为,增强孩子的表达信心。

4、语言训练

每天安排10-15分钟专项练习,如看图说话、词语接龙等游戏。利用节奏敲击法,伴随拍手节奏说单词,逐渐过渡到短句。对于学龄儿童,可进行绕口令、角色扮演等趣味训练,建议在专业言语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5、及时就医

若口吃持续6个月以上,伴有眨眼、跺脚等伴随动作,或影响社交时,需到儿科或康复科就诊。医生会评估是否存在听力障碍、神经发育异常等潜在问题,必要时转介至言语治疗师进行系统干预。

家长需注意约80%的儿童口吃属于发育性口吃,多数在5岁前可自然缓解。日常生活中应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创造轻松的家庭交流环境。若发现孩子因口吃产生自卑、退缩等心理变化,建议同时寻求心理辅导支持,通过多学科协作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语言表达模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