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过量服用后,一般可通过停药观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血液净化以及对症处理等方式缓解。该药物过量可能引起腹泻、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1、停药观察
若过量服用时间较短且症状轻微,如仅有轻度腹胀或稀便,通常需立即停止用药。此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代谢,并观察24小时内的排便情况及是否出现其他不适。
2、补液治疗
若已出现频繁水样便或口渴等脱水症状,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同时应监测血钠、血钾水平,避免低钾血症引发肌无力或心律失常。
3、药物治疗
针对严重腹泻可以使用蒙脱石散吸附肠道内多余药物成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若出现剧烈腹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肠道痉挛。
4、血液净化
当出现意识模糊、少尿等严重中毒反应时,可能需要采取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治疗,这种方法能直接清除血液中过量聚乙二醇,适用于肾功能受损患者。
5、对症处理
若发生呕吐需保持侧卧位防误吸,体温升高者可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出现心律失常者需进行心电监护,并根据具体类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需注意该药物过量可能导致渗透性腹泻持续时间长达72小时,不建议自行催吐或服用止泻药物掩盖症状。患者应携带药品包装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接受便常规、肾功能检测等检查,治疗期间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后续使用缓泻剂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