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质疏松为何在老年人中高发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高发通常与激素水平变化、营养吸收能力下降以及活动量减少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骨密度逐渐降低,增加骨折风险。

1、激素水平变化

老年人群体内雌激素或睾酮水平下降是重要诱因。雌激素对维持骨吸收和形成的平衡起关键作用,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骤减会加速骨流失。男性睾酮水平降低也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密度下降。

2、营养吸收能力下降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会影响钙、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的吸收。钙摄入不足时,机体通过甲状腺素动员骨钙入血,长期导致骨量减少。维生素D缺乏还会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率,形成恶性循环。

3、活动量减少

骨骼需要机械应力刺激来维持骨形成。老年人因关节退化、肌力减弱等原因活动受限,导致骨重建速率低于骨吸收速率。长期卧床或久坐者骨丢失速度可达每周1%,显著高于正常活动人群。

建议6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日常注意摄入牛奶、豆制品等富钙食物,结合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存在明确骨质疏松诊断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或雷洛昔芬等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平衡训练预防跌倒。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