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质疏松是否会导致骨折风险增高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通常会导致骨折风险增高,尤其是老年人或绝经后女性群体。骨密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以及轻微外力等因素都可能引发骨折,需引起重视。

1、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的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密度显著下降。这会削弱骨骼的承重能力,使得骨骼在受到压力时更容易发生断裂。脊柱、髋部和腕部等部位因日常活动频繁,骨折风险相对更高。

2、骨骼脆性增加

随着骨质流失,骨骼的韧性逐渐降低,脆性相应增加。原本具有缓冲作用的骨小梁结构减少,骨骼抗冲击能力减弱。即使没有明显外伤,如咳嗽、弯腰等动作产生的应力也可能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

3、轻微外力易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强度下降,日常生活中的跌倒、碰撞等低能量损伤即可引发骨折。例如髋部骨折常因摔倒时臀部着地导致,而健康骨骼在同样外力下可能仅出现软组织挫伤。

建议骨质疏松患者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遵医嘱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日常需注意防跌倒,定期监测骨密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骨折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