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预防骨折通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改善生活环境、定期监测等方法进行综合干预。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具体措施需根据医生建议制定。
1、调整饮食
日常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建议多食用牛奶、豆制品、深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维生素D可通过适量晒太阳或食用海鱼、蛋黄等补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或维生素D制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滴剂等,以维持骨密度。
2、适当运动
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增强骨骼强度。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瑜伽等能改善身体协调性,降低跌倒风险。运动时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动作导致损伤。
3、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骨质疏松,医生常开具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或促骨形成药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绝经后女性可能需要雌激素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改善生活环境
居家需保持地面干燥,浴室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和夜灯。外出选择防滑鞋,雨雪天气减少外出。避免搬运重物、登高取物等危险动作,乘坐交通工具注意抓稳扶手。
5、定期监测
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及时评估骨质疏松进展。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情况需立即就诊,通过X线或CT检查排除隐性骨折。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需加强骨密度监测。
骨质疏松患者日常需保持作息规律,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任何治疗方案的调整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购买保健品替代正规治疗。若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即使无明显外伤也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