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适当晒太阳通常有助于改善病情,但无法单纯依靠晒太阳完全治愈。阳光照射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进而帮助钙质吸收,但具体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3,这种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对于日照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每天裸露四肢皮肤接受15-30分钟阳光照射,可有效提升血钙浓度。但地理位置、季节、天气、肤色深浅等因素都会影响紫外线强度,例如冬季高纬度地区阳光中的紫外线较弱,可能无法满足维生素-D合成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仅靠晒太阳无法逆转已经发生的骨量丢失。对于中重度骨质疏松患者,需联合钙剂、维生素-D补充剂(如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以及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系统治疗。日常还需保持适度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刺激骨骼重建。建议骨质疏松患者定期监测骨密度,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盲目依赖单一方法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