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质疏松患者什么时候容易发生骨折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的情况主要包括跌倒、日常活动不当、骨量严重下降以及特定部位受力等。若存在骨质疏松,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跌倒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强度明显下降,骨小梁结构破坏,导致脆性增加。跌倒时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尤其是髋部、腕部等部位,容易引发骨折。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地面防滑,避免穿高跟鞋或行走不稳。

2、日常活动不当

提拉重物、突然弯腰或扭转身体时,脊柱、肋骨等部位可能因肌肉牵拉或压力过大而骨折。建议患者改变姿势时动作缓慢,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分担负荷。

3、骨量严重下降

当骨密度T值≤-2.5时,骨骼承重能力显著降低,轻微碰撞或咳嗽都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这种情况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雷洛昔芬片等抗骨吸收药物,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4、特定部位受力

髋部、脊柱和桡骨远端等松质骨丰富部位,在受到纵向压力或侧向冲击时更易骨折。例如久坐后突然站起可能造成椎体骨折,摔倒时手掌撑地易致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应加强平衡训练,居家安装扶手等防护设施。若出现突发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X线或骨扫描检查。规范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定期复查骨密度,可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