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预防骨折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药物干预、改善生活环境以及定期监测骨密度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
1、调整饮食
日常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可帮助维持骨密度。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或食用蛋黄、蘑菇等获取,有助于促进钙吸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片或维生素D补充剂。
2、适当运动
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抗阻力训练等,可刺激骨骼增强承重能力,同时改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适度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3、药物干预
对于中重度骨质疏松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或促骨形成药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等。此类药物能有效抑制骨质流失,但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骨代谢指标。
4、改善生活环境
居家环境需保持地面干燥防滑,浴室安装扶手,夜间保证照明充足。外出时选择防滑鞋具,雨雪天气减少外出。高龄者建议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避免提举重物。
5、定期监测骨密度
建议每年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密度变化,结合血钙、磷等生化指标评估治疗效果。若出现身高缩短、脊柱变形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脊柱X线检查排除隐性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需坚持长期规范管理,避免吸烟、饮酒等加速骨量流失的行为。日常活动时注意动作轻柔,转身或弯腰时需放缓速度。若发生跌倒后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需立即就医排除骨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