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折后如何进行有效康复训练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骨折后的有效康复训练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理疗以及手术治疗后的康复等方式,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恢复阶段制定计划。

1、物理治疗

骨折初期可通过冷敷减轻肿胀,后期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超声波、电刺激等仪器治疗,帮助缓解疼痛并加速骨折愈合,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代谢。

2、运动疗法

早期需进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如手指屈伸训练。骨折稳定后逐步开展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恢复中期可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锻炼肌力,后期增加负重行走、平衡训练等复合动作。

3、作业疗法

针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抓握练习、捏物训练等精细动作恢复,使用功能性作业工具模拟日常活动。下肢骨折者可进行步态矫正训练,通过上下楼梯模拟、重心转移等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中医理疗

在康复中后期可配合针灸刺激穴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采用推拿手法松解粘连组织。中药熏蒸可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配合艾灸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但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

5、手术治疗后康复

涉及内固定的患者需在术后2-3周开始渐进式康复,如关节松动术预防僵硬。外固定支架患者需定期调整支架并开展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骨缺损患者可能需结合脉冲电磁场治疗。

康复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注意补充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痂生长情况。出现异常疼痛、肿胀加重或关节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调整康复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