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康复缓慢时,可通过营养支持、康复锻炼、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方法来加快恢复。康复期间需注意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干预。
1、营养支持
日常需增加高蛋白和高钙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鱼类、鸡蛋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戒烟戒酒有助于减少血管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康复锻炼
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被动活动防止粘连,中期逐步增加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后期通过器械辅助开展负重训练。需根据骨折愈合程度调整训练强度。
3、物理治疗
超声波疗法能促进骨痂形成,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代谢。每天进行15-20分钟局部热敷,注意温度控制在40-45℃避免烫伤。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可联用阿仑膦酸钠片,中医辨证使用接骨七厘片、仙灵骨葆胶囊等中成药。
5、定期复查
每4-6周进行X线复查,通过影像学评估骨痂生长情况。医生会根据愈合进度调整固定方式,如从石膏固定更换为支具保护。
康复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夜间睡眠时用枕头垫高肢体。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发绀或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返院检查。切忌自行拆除固定装置或过早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