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损伤是否会导致习惯性流产,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若宫颈损伤未累及宫颈结构及功能,通常不会直接导致习惯性流产;但若损伤引发宫颈机能不全,则可能增加妊娠中晚期流产风险。
宫颈损伤如宫颈锥切术、多次人工流产或分娩撕裂等情况,可能破坏宫颈正常解剖结构。当宫颈内口松弛、肌纤维断裂时,可能发展为宫颈机能不全。这类患者在妊娠16-28周期间,由于宫颈无法承受逐渐增大的宫腔压力,可能出现无痛性宫颈管扩张、胎膜早破,最终导致晚期流产或早产。
但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复杂,约50%患者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其他因素包括内分泌紊乱(如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子宫畸形等。建议有两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者尽早就诊,通过超声监测宫颈管长度、血清孕酮检测、胚胎染色体分析等检查明确病因。确诊宫颈机能不全者,可在孕12-14周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
备孕女性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宫颈手术操作,妊娠期定期进行产科检查。既往有宫颈手术史者,建议孕早期即进行宫颈机能评估,由产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