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高血压患者如何降低脑卒中风险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患者降低脑卒中风险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水平、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运动、合理使用药物以及定期监测健康状况,需多维度综合管理。

1、控制血压水平

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或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

2、调整饮食结构

建议采用低钠、高钾、低脂的DASH饮食模式,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g。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适量补充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避免饮酒,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3、保持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钟为宜。可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注意避免屏气用力动作。血压未控制稳定(≥160/100mmHg)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4、合理使用药物

除基础降压药物外,对于高卒中风险患者(如合并房颤),医生可能联合使用阿哌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可调节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5、定期监测健康状况

每月至少测量2次家庭血压,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评估。关注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5μmol/L)时,需补充叶酸制剂。

高血压患者应建立包含血压、血脂、血糖管理的综合防控方案。日常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和寒冷刺激,清晨起床时遵循“三个半分钟”原则。若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或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所有治疗方案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制定,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