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引发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肛周清洁、药物治疗、温水坐浴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肛裂患者因排便疼痛可能抑制便意,导致粪便干结加重便秘,需通过综合手段缓解症状。
1、调整饮食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麦面包、燕麦等粗粮,以及菠菜、火龙果等高纤维果蔬。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并吸收水分,使大便松软易排出。同时每日需保证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肠道缺水加重便秘。
2、保持肛周清洁
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可选用含草本成分的湿巾轻柔擦拭,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良好的清洁措施能减少肛周感染风险,缓解排便时的疼痛不适感。
3、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麻仁润肠丸等缓泻剂软化粪便。若肛裂创面疼痛剧烈,可短期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利多卡因凝胶等外用药物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
4、温水坐浴
每日用38-40℃温水坐浴10-15分钟,水位需漫过肛周。温水能松弛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裂引发的肌肉痉挛性疼痛,使排便过程更顺畅。
5、手术治疗
对于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肛裂,或伴有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者,可考虑行肛裂切除术或内括约肌侧切术。术后需配合高锰酸钾坐浴及定期换药促进创面愈合。
需注意避免自行长期使用番泻叶等刺激性泻药,以免形成药物依赖。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便秘仍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增多、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日常建议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