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可能引起感染、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狭窄、贫血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1、感染
肛裂创面长期暴露于粪便中,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加剧,严重时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
2、肛周脓肿
若感染未及时控制,可能形成肛周脓肿,出现剧烈跳痛、发热等症状,需通过手术切开引流治疗。
3、肛瘘
肛周脓肿破溃后可能形成肛瘘,即肛门周围皮肤与直肠之间的异常通道,导致反复流脓、瘙痒,通常需手术根治。
4、肛门狭窄
反复肛裂或瘢痕愈合后,肛门弹性降低,排便时因肛门狭窄出现排便困难,甚至需要扩肛或手术治疗。
5、贫血
长期慢性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需通过止血、补铁及治疗原发病改善。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便秘或腹泻,减少对肛门的刺激。若出现持续疼痛、出血或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防止并发症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