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脏疾病通过哪些指标诊断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肝脏疾病的诊断通常涉及肝功能酶学指标、胆红素、蛋白质代谢指标、凝血功能以及影像学检查等,这些指标可综合反映肝脏的代谢、合成及排泄功能,具体需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1、肝功能酶学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急性肝炎时显著升高;AST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和心肌细胞,其升高可能提示慢性肝损伤或酒精性肝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异常升高常与胆汁淤积、胆道梗阻相关。

2、胆红素

总胆红素升高可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梗阻性黄疸。直接胆红素占比超过50%提示胆汁排泄障碍,常见于胆管结石或胰头癌;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时需考虑溶血性疾病或Gilbert综合征等遗传代谢病。

3、蛋白质代谢指标

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水平降低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减退,慢性肝病或肝硬化患者常低于30g/L。前白蛋白半衰期更短,能更敏感反映肝功能变化。球蛋白升高可能与肝病引起的免疫反应增强有关,白球比例倒置是肝硬化的特征之一。

4、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能力下降。急性肝衰竭时P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4秒以上,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5、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检测肝脏形态改变、占位性病变及门静脉宽度。CT和MRI对脂肪性肝病、肝硬化结节及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高分辨率。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肝脏硬度值≥12.5kPa提示肝硬化可能。

出现疑似肝脏疾病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查结合影像学评估。需注意单一指标异常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诊断应综合多项检查结果,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善肝炎病毒标志物、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等特异性检测,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