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潜伏期通常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2-10周,但部分感染者可能终身不发病。是否发病与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感染者可能进展为活动性肺结核。
肺结核潜伏期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在人体内形成免疫应答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此期间感染者无传染性,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呈阳性。发病风险在感染后前两年最高,约5%的感染者在此期间发病,另有5%可能在数年后发病。
免疫力低下是促使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HIV感染、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等情况。出现持续咳嗽超过2周、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胸部X线、痰涂片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进行全程治疗。建议密切接触者定期筛查,保持良好营养和作息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