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炎与成人在症状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症状以及病情进展等方面。儿童可能以食欲减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而成人更易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慢性化风险更高。
1、消化系统症状
儿童肝炎常表现为食欲明显下降、进食量减少,可能伴有轻度呕吐或腹部不适。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腹痛多表现为间歇性哭闹或拒食。而成人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更典型,如持续性恶心、频繁呕吐、右上腹钝痛或胀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
2、全身症状
儿童多出现低热(37.5-38.5℃)、易疲劳、活动量减少等症状,黄疸发生率约为60%-70%,且皮肤黄染程度与病情严重度相关性较高。成人患者常见中度发热(38-39℃)、明显乏力、关节酸痛,约40%-50%出现黄疸,但可能伴随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等胆汁淤积症状,慢性肝炎患者还可出现蜘蛛痣、肝掌等特征性表现。
3、病情进展
儿童急性肝炎起病较急但恢复较快,较少发展为慢性(<5%),重症肝炎多由遗传代谢性疾病或病毒感染引发。成人肝炎慢性化风险较高(乙肝约5%-10%),易出现肝硬化、肝腹水等并发症,药物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儿童群体,且病情进展速度与基础肝病密切相关。
日常需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避免擅自使用护肝药物。无论儿童或成人出现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异常或持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及腹部超声等检查,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