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冬季为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易发作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冬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易发作可能与气温变化、血压波动、呼吸道感染、活动减少以及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寒冷环境下人体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

1、气温变化

冬季气温骤降会导致体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同时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这种生理性调节可能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易因供需失衡而出现心肌缺血,甚至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2、血压波动

寒冷刺激促使肾上腺素等缩血管物质分泌增多,导致血压在清晨和夜间出现较大波动。研究显示冬季收缩压平均升高5-10mmHg,这种持续性血压增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斑块破裂风险。

3、呼吸道感染

流感、肺炎等冬季高发疾病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发热状态导致心率增快,基础代谢率提高约10%,这对已有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可能诱发心功能代偿失调。

4、活动减少

寒冷天气使户外运动量减少,血液粘稠度相对增高。久坐状态下下肢静脉回流减缓,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易形成冠状动脉血栓。同时高热量饮食摄入增多可能引起血脂异常,加重动脉硬化程度。

建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冬季注意头部和四肢保暖,外出时佩戴围巾手套。每日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剂量。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保持适度室内运动如太极拳等。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