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患儿术后护理需注意体位护理、饮食管理、伤口护理、病情观察以及活动管理等方面,需严格遵循医嘱以减少并发症风险。具体护理措施需根据患儿恢复情况调整,以下为常见护理要点。
1、体位护理
术后患儿麻醉未清醒时需保持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清醒后可在家长协助下适当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切口。术后24小时内尽量保持半卧位,有助于减轻腹部张力。
2、饮食管理
术后需禁食6-8小时,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遵医嘱逐步给予少量温开水。若无呕吐可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2-3天后尝试半流质食物如面条、蛋羹。术后1周内避免高纤维、产气及高糖食物,防止加重肠道负担。
3、伤口护理
保持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术后3天内避免沾水,可用碘伏棉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切口。若发现红肿、渗脓或患儿持续哭闹,需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4、病情观察
每日监测体温4次,超过38.5℃需物理降温。观察排便次数及性状,记录首次排气时间。注意腹部是否重新出现包块、腹胀或血便,警惕肠套叠复发。术后48小时内出现呕吐需暂禁食并通知医生。
5、活动管理
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活动四肢,24小时后协助下床站立。1周内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防止腹压增高影响切口愈合。建议使用腹带保护腹部,但需每2小时松开片刻促进血液循环。
术后需密切观察引流管通畅度及引流液性质,保持静脉通路规范维护。家长应记录患儿每日出入量,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患儿出现嗜睡、呼吸急促或切口裂开等异常,需立即联系医疗团队处理,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或调整输液速度。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逐步恢复饮食过程中出现消化不适需及时返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