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蒲黄与大黄区别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蒲黄与大黄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及临床应用均存在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1.来源不同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呈黄色粉末状。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

2.性味归经不同

蒲黄性平,味甘,归肝、心包经,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等功效。大黄性寒,味苦,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作用。

3.功效差异

蒲黄生用偏活血化瘀,炒炭后增强止血作用,适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出血症,以及产后瘀阻腹痛、血淋涩痛等。大黄生用泻下力强,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适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等,外用可治烧烫伤。

4.临床应用区别

蒲黄多用于妇科出血及外伤出血,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性血肿等,常配伍五灵脂(失笑散)。大黄常用于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或感染性疾病伴高热、便秘,常与芒硝、枳实配伍(大承气汤)。两者虽均有活血作用,但大黄泻下通便之力显著,蒲黄则以止血见长。

蒲黄需包煎以防药液混浊,孕妇慎用。大黄泻下力猛,孕妇、月经期、哺乳期禁用,且煎煮时后下以保留泻下成分(蒽醌类)。两者均不宜长期大量服用,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

需注意的是,两者虽名称相似,但不可互相替代。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根据体质、证型及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自行滥用导致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