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若出现皮肤破溃、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
1.日常护理
褥疮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需立即解除受压,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可使用气垫床或软枕减少压力,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同一部位持续受压。清洁创面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
2.药物治疗
若皮肤出现破损或感染,可遵医嘱外用红霉素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预防感染并促进愈合。若伴随明显疼痛,可口服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
3.物理治疗
对于浅表性褥疮,可采用紫外线照射、红外线治疗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创面修复。部分医疗机构可能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清除坏死组织。
4.手术治疗
深部褥疮若累及肌肉或骨骼,需外科清创术去除坏死组织,必要时行皮瓣移植修复缺损。术后需严格换药并监测伤口愈合情况。
营养不良患者需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素,必要时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改善全身状态。长期卧床者需定期进行康复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
褥疮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日常预防尤为重要。家属应协助患者定时变换体位,使用减压器具,并每日检查易受压部位。若发现皮肤颜色改变、温度异常或渗出液增多,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处理,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刺激性药液涂抹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