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臑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一般具有疏经活络、清热明目、缓解疼痛、治疗肩臂疾病、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等功效和作用。该穴位位于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临床常用于治疗肩颈及上肢病症。
1、疏经活络
臂臑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认为刺激该穴位可调节经络气血运行,帮助疏通局部经络阻滞。对于因风寒湿邪侵袭或劳损导致的经络不畅,针灸或按揉此穴有助于恢复气血通畅,改善上肢活动功能。
2、清热明目
根据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手阳明经循行经过面部,与眼部有经络联系。临床发现刺激臂臑穴可通过调节大肠经气,辅助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眼部症状,常与光明穴等配合使用。
3、缓解疼痛
该穴位对肩臂部疼痛有特异性治疗作用,尤其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引起的放射性疼痛。通过针灸或艾灸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肩臂酸胀、抬举受限等症状。
4、治疗肩臂疾病
臂臑穴是治疗上肢运动系统疾病的重要选穴,对肱骨外上髁炎、三角肌劳损、肩周炎等病症具有明确疗效。现代研究显示刺激该穴能调节局部炎性因子水平,增强患处组织修复能力。
5、改善局部气血运行
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或过度使用上肢易导致三角肌区域气血瘀滞。通过点按臂臑穴可放松紧张肌肉,促进代谢产物排出,缓解手臂麻木、无力等气血运行障碍表现,适用于长期使用电脑或体力劳动者。
日常可通过专业医师进行针灸或推拿治疗,每次治疗时间建议控制在15-20分钟。自行按压时应注意力度适中,以穴位处产生酸胀感为宜。若出现上肢活动严重受限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诊排查器质性病变。